“我今年的小麥揚麥23畝產已達1000斤,而且田間沒有病害,整體長勢非常漂亮”種植大戶曹權斌激動的說道。
聯合體為農戶帶來增產增收
6月2日,由揚州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的夏收測產在公道鎮湖濱村順利開展。
滿眼望去,田間金黃一片,沉甸甸的麥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著身軀,空氣中到處彌漫著豐收的氣息。
圍觀的種植大戶曹權斌介紹稱,“自從加入了揚麥生產產業化聯合體,這幾年糧食連年增產增收,而且也不再擔心糧食銷售問題,價格還高于市場價,粗略算一下,我今年揚麥23畝產量較往年平均增產近160斤,以1.48元/斤計算,我自己種植的1000畝就可以額外多獲23萬元凈收益。”
測產現場,專家測得揚麥23田塊,水份11.2%,實收畝產548公斤!
測產田塊種植大戶龔福權稱,“今年聯合體的訂單種植品種揚麥23屬早熟品種,后期脫水快,可免曬入庫,還利于騰茬;又是高產穩產品種,品質達強筋標準,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高,非常適合我們種植。”
聯合體帶領農戶提升服務、提供品質
同一時間,揚麥生產產業化聯合體的成員單位邗江槐泗酬勤家庭農場也是忙得不亦樂乎。酬勤家庭農場的種植戶姜德林表示,自從加入了揚麥生產產業化聯合體,種植效益有了顯著提升,2021年還以聯合體名義獲批了烘干機建設的政府資助項目,進一步提升了糧食烘干能力,提高了社會化服務能力,有力保障了種植收益。
“揚麥生產產業化聯合體就是讓我們種植戶聯合起來,抱團發展,提高種植的抗風險能力和糧食的議價能力,”同在槐泗的種植大戶唐生峰表示,“聯合體引導我們進行‘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儲、統一銷售’式的訂單種植,提高糧食品質和產量,給我們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種植收益。
聯合體將帶領小農戶融入大市場
據揚麥生產產業化聯合體負責人朱兆兵介紹,近年來,揚麥生產產業化聯合體在不斷壯大與發展,吸納了數百余名種植戶加入,成員之間互信互助,極大提升了小農戶抵抗種植風險的能力,提高糧食整體議價能力,進而將小農戶引入糧食產業大市場,增強小農戶糧食價值與收益。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產業上下游對接,推進農戶與面粉加工企業、釀酒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的精準對接,實現訂單式種植。今年,在揚州地區,聯合體設立了公道鎮湖濱村和科技新城兩個收購點,目前聯合體在揚州訂單種植覆蓋面已超3萬畝。同時,聯合體今年還在河南信陽設立弱筋麥收購點,覆蓋面積達5萬畝。
聯合體負責人朱兆兵表示,接下來聯合體將進一步推進訂單種植模式,著力開展優質糯稻“揚粳糯2號”的訂單種植,下游收儲企業為江蘇紫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釀醋企業提供優質糧食訂單;同時,開展優質弱筋麥“揚麥15”的訂單種植,下游收儲企業為茅臺、五糧液等知名酒廠,為釀酒企業提供優質原料訂單,竭力打造精品“釀醋糧”和“釀酒糧”,進一步提升揚州乃至全省糧食種植戶的種植收益,讓小農戶逐漸成為大市場的“名角”。